激發作用是:“PO”汽車可以自我限制停車行為。根據它,我們得到了一個想法: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停足夠長時間的車——只要把他們的車頭燈打開就行。如此一來,停車就成為一種可以自我約束的行為了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種想法可以應用在有停車計時器的城市里。如果你讓車頭燈開著,就意味著你只能在那里呆上幾分鐘,所以就不需要給計時器繳費。這樣可以騰出許多安裝停車計時器的空間。
另一次是沿河兩岸工廠導致河水污染的問題。越處于河流下游,所遭受的污染就越嚴重。這一次的激發作用是這樣的:“PO”工廠自己應該跑到下游去。乍聽起來,這很不符合邏輯。但是,它的“位移價值”很快就引領人們找到了一個方法,而且我被告知這在一些國家已經在實施了。通常,工廠的進料系統都設在排污系統的上游。而激發作用直接提議由法律規定,必須讓工廠的進料系統設在排污系統的下游——這樣的話,如果工廠沒有自己的排污凈化系統,第一個受害者就是自己。
在一次討論會上,我曾提出過一個荒唐的激發想法:“PO”飛機應該上下顛倒著著陸。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激發作用的方式:反向思維。你可以用這種方式把一些正常的做法反過來,以此創造激發作用。其他獲得激發作用的方法還有:夸張、曲解、主觀愿望思維(就像停車和污水治理的例子一樣)以及出人意料思維等。通過激發作用,假如飛機上下顛倒著陸,飛行員就可以擁有更好的視野。接著,由于這個激發作用,我們還要考慮飛行員應該坐在什么位置上:是安排在最上面好,還是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?通過這種激發作用,我們能列舉出很多平時思維很難想到的想法。
激發作用可能在一種從容的態度下獲得,也可能在思維或對話的過程中產生。最初被否決的想法,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就有可能產生一種激發作用。
試著從下列激發作用中找到“位移”,并且繼續向前,直到找到一個全新的想法。
1.“PO”杯子是冰做的。
2.“PO”你可以只在電話上撥一個數字就能打通電話。
3.“PO”你乘坐公交車時有人會付你酬勞。
4.“PO”學校每天都有考試。
5.“PO”肥胖的人薪酬更高。
6.“PO”紙張會在一個星期之后變黑。
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“位移”:從創意中提煉主要觀點;遵循從位移到位移的過程;關注平常生活中的不同之處或者講出事物的積極方面。